仲景《伤寒论·太阳篇》有脉浮迟,面热赤,不能得小汗,身必痒之得误用风药,以证既属火,则血必虚,风药燥血,不可用也,但宜清火养血。热壅者,石膏、白芍、枳实、黄连、陈皮之属。
俟心火既降,次以防风通圣散汗之。精浊出自精窍,与便浊之出于溺窍者大异。
肢节痛∶大羌活汤。湿痰,二陈加苍术、黄柏、竹沥、姜汁。
中气、中恶、霍乱尤宜之。如不止者,柴胡汤佐之,表解汗当自止。
骨痿肉燥,筋缓血枯,皮聚毛落,阴不足而热,及不能食而热,有作有止,如潮水之来,不失其期,一日一发。胃热,恶食而吐,闻食气即呕,药下亦呕,并用芦根汁。
诸中,或未苏或已苏,或初病或久病,忽吐出紫红色者,死。《经》日无故而喑脉不至者,虽不治自已,为气暴逆也,气复自愈。